微时代的私信传播
2013-11-11 11:35 来源:http://www.cnsa.cn/20121127/104161.shtml
   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匆忙浮躁的受众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受众阅读兴趣的内容。

  “微信息、微社区、微媒体、微观点、微博”的发展乃大势所趋。各种信息和产品简洁传播和方便获取,成为微时代的重要特征,信息以裂变的速度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微时代将所有的东西都浓缩化、简单化,是随时随地分享身边新鲜事的个性化“微观世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们面对面坐着没有话说,却都在拿着手机发微博”。这句网络语稍嫌夸张,却十分写实。微博正在改变我们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它对中国社会诸领域的介入和渗透与日俱增,社会影响力日益巨大。这种新型的交流方式如此深入人心,它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一、微时代刷新我们的网络生活方式

  微博客的出现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从网络流变的过程来看,它也经历了一个从加法到减法的过程。大块文章的时代正悄然褪色,有兴趣的人可以深入阅读,但草根们如今更需要惜字如金,如果你想展览自己的思想,开博客;如果你想展览自己的生活,开微博。微博偏向私人信息的记录和展示。私信息强调个人自主生产和传播,带有主体辨识性的有关日常生活与个人事务的信息特征。相对于和公共事件相关的公共信息,这一概念同时也排除了公共知识、思想与文化的传播。

  微博客正在改变媒体的形态,它形如一条带有敏锐嗅觉的新闻导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并形成力量的汇集。微博产品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互联网的新形态,也是媒体传播的新格局,正不断改变和刷新着我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它们以外包式的新闻聚合每一个微小的个体,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微革命”,进而产生巨大的核裂变能量。

  “微博无小事”。 韩寒的微博第一条记录是一声 “喂”,引来2万多网友粉丝转发或评论。小S微博开张第一天,仅一张近照,没有任何文字,就赚得了3万多次的点击。即便一句私己的话,发布在微博上,也有无数人“围观”;一件也许以往无法找到公布途径的事件,也许利用微博,就能见了天日……对于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和把关的网络传播,公众迎来全民狂欢时代。但这种自由绝不是无条件的自由。社会学家夏学銮说:“不加节制的自由,没有根基的个性,常常会矫枉过正。因为匿名的缘故,自由被放纵了,可以天马行空,可以做现实中不敢做不能做的事情。然而网络上没有约束,于是各种不文明出现了,谩骂、人身攻击、人肉搜索等。”[2]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做看客,看别人的隐私,看别人的笑话,但是绝不愿意自己做表演者。“人人都有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这是人性的一种弱点。”但是人人都不想当那个被窥探者。网络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到底是个人私域,还是社会公器呢?个人发微博是私人话语,还是公共意见?

  二、微博是私域,还是公器?

  如今的web2.0技术为个人意见与信息的展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在这个众声喧哗的微平台上,权威与大众已经消弭了界限,传统传播方式中的“把关人”也消失了。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微时代里,表达越发痛快,传播越发迅速,分辨网络信息的真假也变得越来越难。虽然微博、社交网站都搞起了“实名制”,但“郭美美事件”证明,在没有法律强制措施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商业网站都没有能力在这方面对用户进行有效的约束。

  微博很简单,每个人其实都是“小喇叭”,每一条微博,都是在“向全世界喊话”。但世界听不听你的话,最终要看话的内容有多少公共性。因此,微博也很复杂,信息一旦发出,只能删,不能改,作者已死,遭受什么样的解读,全不受自己控制。别人转发与评论时加上的话,也会引导后见者的观感,每一条影响广泛的微博,都可以视作一场微博内外的集体狂欢。网络空间不仅仅是私人话语领域,而是敞开的话语匣子,你的所说都有可能成为公众审视下的目标,一经说出便不只属于你自己了。打破了发表的门槛限制、传播的范围限制、内容的字数限制这三座大山,使写作与表达的自由达至极限,微时代里人人都可以进行微传播。

  微博是个人空间还是公共传媒?都说有了一万粉丝,就等于办了一份杂志,十万粉丝,就等于办了一份报纸,但这份特殊的“微报刊”毕竟不必承担公共言论机构的义务,否则那么多心情文字与日常琐事便毫无意义。针无两头利,也不能说你要引起关注之时,便当微博是公共传媒,想顾及隐私之日,就声称它是个人空间。微博定位的暧昧难明,正在于它是“公开的个人空间”,又是“个性化的公共传媒”。在这样一个信息直播的微时代,不客是官员、名人、明星,还是普通公民,每一个都应正确使用各种新媒体,谨慎对待私信息传播。每一次在微博上的只言片语,都在自我主动地暴露隐私,这是微传播时代自媒体的一种天然属性。但当微传播变成一种个人表达方式的时候,这就成了社会问题。

  现代社会中,我们同时经历着两个平行的过程:公共空间的私人化与私人空间的公共化。这两个过程并不是不相容的,它们彼此渗透。第一个过程反映了公共生活的缩减,公共先是变成共享的,然后变成个人性的。在第二个过程中,过去被视为纯属个人的私事也成了众人关心的问题,不论隐私以何种形式被侵犯,都意味着亲密的和私人生活领域被逾越了,个人的自我理解与个人的内在意义都被迫重写。

  三、隐私观念不容轻忽

  如今,对几乎无事不上网分享的微博人一代来说,法律似乎已经过时了。而关于什么可以在网上分享而什么不可以的思想观念,甚至造就了一道新的代际隔阂。《纽约》杂志的总结大概非常精辟:“今天的孩子们恬不知耻,他们毫无隐私观念。一天到晚炫耀,追逐名气,什么都发布到网上——电话号码、日记、愚蠢的诗,甚至裸露照片。他们只对引起别人的注意力感兴趣,但他们自己却毫不具备基本注意力,像嗡嗡的小鸟一样从一个虚拟舞台匆匆跳跃到下一个。”[3]

  2010年,在一篇关于Facebook如何重新定义了隐私的“封面故事”中,美国《时代》周刊宣称,“Facebook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社会DNA”。而其中关键一步则是Facebook将“公开”设为网络中人际关系的默认值。在社交网络研究专家达娜?博伊德(Danah Boyd)看来,这正是从传统社区的生存方式到社交网络上公众化生存方式的基础性转变。在面对面的日常人际互动过程中,信息的传播能力被时间和空间限制,因此所有对话都自然而然是私下的,要想使其公开需要额外努力。然而,在网络空间里,广泛的可见性和可搜索性使得网上的信息传播超越时空,只要互动,本质上就是公开的,必须采取手段才能使其私人化。如果说过去的人们主要需要考虑什么个人信息是可以公开的,现在人们则需要时刻关注,不应当被公开的是否已被自己控制。

  微时代的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正处在一个传播对象更加不可控的网络环境,正迷失在一个网络社交生活即社会生活之核心的时代。技术将继续模糊隐私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人们把一些信息放在公开的社交网络中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希望普天之下所有的人都看到。大量的信息并不能因为它们能够被窥见就应该被窥见。社会行为规则会变化,但隐私的价值绝不会削减,反而愈加受到重视。不论在公共环境和私人环境中,人类关系都被一种默会的然而人人都会遵守的社会距离所调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在对个人边界和个人空间的尊重的基础上,这种尊重在我们的道德意识中非常基本,以至于我们习焉不察。只有在这种尊敬被打破之后,我们才会意识到那个基础的存在”。[4]

  新事物总是被冠以美好的愿望。在流行的语境中,微博被描述成“自由表达”的天堂。可实际上,这种“自由”颇为可疑——英国思想家霍布豪斯曾经以为:自由主义是这样一种信仰,即认为社会是能够安全地建立在“自我指导”的人格力量基础之上的。而“郭美美”之流又有什么人格、什么信仰?至于那些不加约束的胡言乱语(包括诽谤、欺诈、辱骂等),以及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微炒作”与“微营销”,对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到底是建设还是破坏?[5]

  互联网平台的本质仍是社会聚合,每一个微博账号背后,都有着一个人或一群人,因而同样要有现实世界的契约精神,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与限制。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同样得尊崇人类几千年来苦苦追索的真理和规范,也同样要对伤害他人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郭美美事件”不能草草结束,总得有人为此负责,也需要引发全社会对职业精神和网络道理的严肃思考。正如喻国明教授所言,无论是新兴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无论是互联网上的所谓虚拟空间,还是现实社会,法律和道德的大规则都是不能违背的。在微博这个新兴的舆论平台上,只要有遵守法律、遵守道德的大规则约束,它就会是一个有利于社会舆论建设的平台和工具。[6](常凌翀: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84800587 、84800585 版权所有: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006192号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金鹰影视文化城 邮编410003 办公电话:0731-84801916 传真:0731-84801955 邮箱:2399739646@qq.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